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
丰功垂青史 英名贯长虹:武昌起义副总指挥王宪章
辛亥革命网 2021-06-15 09:24 来源:黔西南日报 作者:黄朝文 桑维新 查看:20258
武昌起义时的王宪章。(资料图片)
王宪章,原名应贤,字宪章。贵州省兴义府亲辖普坪(今安龙县普坪镇)人,苗族,生于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父王发荣,清文献辱名伪作“王罚傭”,宪章为庶母韦氏所生。兄妹12人,宪章排行第十。原籍黄平州(今黄平县)青平王家牌楼。
王宪章高祖父王安国、王安硚参与清乾隆末年贵州、 湖南毗邻地区吴八月、石柳邓、石三保领导的苗民反清起义。王安硚称大将军。起义军节节胜利,如风卷残云,连克丹江、黄平等百余城镇,与清军抗衡达两年之久。后来安硚义军寡不敌众,被清军杀害,年仅20余岁,义民星散。
王安国拖家带口,离乡来到南笼府(兴义府前府名)蚵蚂井隐姓埋名佃耕度日。咸(丰)同(治)年间,盘江八属回族、布依族、苗族起义,王发荣(王安国之孙,王宪章之父)办团练参加起义,是一支勇敢善战的苗民义军。刘官礼《前兴义府李公专祠记》记载“其别股复进踞八达、普坪。黑夷王罚傭实与贼相首尾,势张甚。”(见《兴义府志续编》)。后,起义失败。同治五年(1866年),王发荣举家迁移到普坪水井塘。
沐新潮茅塞顿开 别故里鹄气盈怀
王宪章幼时受其家风的影响,继承高祖、父亲遗志,崇文尚武,英敏魁伟,天资聪颖过人,秉性刚毅,待人惟诚,深得父亲钟爱,常绕膝听父亲讲述先祖反清故事。镇压父亲义军的刽子手孙清彦描绘民众“尸山马过血淋浪,醒风著雾蒙夕阳”之惨状,在他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革清廷之命的种子。
光绪三十年(1904年),受维新变法思想影响致深的湖南新化人李祖章任兴义知府,创办兴义府中学堂,并聘请同乡李润庵任堂长。王宪章考入中学堂,李润庵思想先进,倡导革新,学校置办许多进步书籍、快报供学生阅览,如《礼运注》、《大同书》等。这些介绍西方科学文化、抨击封建专制政体,鼓吹变法图强的书报,王宪章阅读后受到大量革命思想的熏陶,为其后来从事革命奠定思想基础。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王宪章以优异成绩被兴义府保送入省城贵州师范学堂。宪章志不在此,一到省城,便投笔从戎,入新军当兵,不久又考入警察学堂。此时,贵州各族人民反清斗争风起云涌,革命思想在民众中广泛传播,宪章被热血青年的言行所感染,更进一步认清了清政府腐朽的本质,毅然决然秘密加入了张忞、平刚等人组织“科学会”,并成为其中骨干。是年冬,“科学会”与在日本东京的革命党人取得联系,准备发动武装起义,因事不密而失败,张忞被迫出走,王宪章隐藏了下来。次年,王宪章在警察学校毕业后,派充贵阳警察巡长,因偷看被查获的革命书刊和“好谈革命”,受警长的处罚,宪章不服,与之争执,顶撞警长官,被以“辱骂长官”为名革职。宪章计议再度举义,又因泄密而未果。清廷当局令搜查党人,被迫离开。
心坦荡团结朋党 炮声响革命告成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冬,王宪章假以荆州籍入湖北常备军第一镇工程第一营先为士兵。全国新军整编统一番号,遂改编为“陆军第八镇”,宪章属该镇第三十标。未满一月,以操课优秀,戳升正目,入随营学校。秘密加入武昌地区的革命组织——“日知会”。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五月,同盟会东京本部派余诚回鄂组织同盟会湖北分会时,“日知会”集体加入同盟会,宪章成为同盟会会员。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一月,“日知会”准备响应萍(江)浏(阳)醴(陵)起义而遭查禁,革命运动受挫。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二月,武汉革命党人又成立了“群治学社”,王宪章、蒋翊武是该社成员。宣统二年(1910年)九月十日(中秋节),群治学社改名振武学社,宪章继续参加其活动。这期间,宪章又与蔡济民、吴醒汉、王保元、张廷辅、罗良俊、王文锦等人组织了革命团体“将校团”,宪章担任团长,联络士兵,鼓吹革命。宣统三年(1911年)一月,振武学社改组为文学社,蒋翊武任社长,王宪章为副社长,分工负责新军第八镇三十标组织联络工作,并负责二十九、三十一、三十二各标的宣传活动。宪章时常向士兵通俗易懂讲解革命道理,很受欢迎。不久,共进会从文学社中分离出来,王宪章仍在文学社中任职。到了五月,文学社成员发展到5000多人,占湖北新军总数的三分之一。
王宪章将军塑像
王宪章对促成文学社与共进会联合作了许多工作。先是文学社和共进会联合意见不同而数次商谈未果。王宪章通过各标营的朋友阐明联合的重要性,做了许多沟通工作,终于促成两个组织的联合。
宣统三年(1911年)五月,清政府借实行铁路国有之名,将川汉、粤汉铁路收归“国有”,并将铁路修筑权出卖给列强,激起人民的反抗,掀起保路风潮。四川保路运动发动各县人民武装反抗,清政府急调端方率湖北新军入川镇压。在同盟会总会的策动下,决定利用有利形势,发动起义。
九月十四日,文学社、共进会在汉口雄楚楼10号刘公家举行会议,孙武针对清廷镇压四川保路风潮而把湖北新军陆续调离武汉的现实,认为到了应该向敌人进攻的时候;刘复基建议文学社、共进会的名义暂时搁置不用;王宪章首先表示可以辞去文学社副社长;刘公、蒋翊武也愿放弃原来所定的湖北大都督及文学社社长。出现了联合的大好局面。十六日,两组织再次聚会成立起义统一指挥机构,公举蒋翊武为总指挥,王宪章为副总指挥,孙武为参谋长,蔡济民为参议长。制定了起义的详细计划、文告,拟定了起义后军政府组成人员名单,并派人到上海迎接同盟会领导人来鄂主持大计,同时和相邻各省进行联系,策动响应。在武昌小朝街85号设起义总指挥部,在汉口宝善里14号设政治筹备处,预定十月六日(中秋节)发难。后因发生南湖炮队事件,当局加强戒备,加之准备不足,遂展期至十月十六日发动。此时,蒋翊武随队移防岳州(今湖南岳阳),一切起义准备均由王宪章代理。
十月九日早晨,王宪章与刘复基在总指挥部,与刚从岳州回来的蒋翊武研究汤和从上海带来的黄兴关于起义事宜的意见。正午,孙武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14号机关装配炸弹,不慎引爆,孙受伤。俄国巡捕闻爆炸声赶来,把炸药、旗帜、符号、文告、印鉴、名册全部抄走,起义计划暴露。蒋翊武与刘复基计议,刘主张当机立断,说:“与其坐而被捕,不如及时举义,失败利钝,非常计也。”蒋以临时总司令名义发布命令,在当晚十二时起义。派邓玉麟到炮标传达,由炮标首先发动。宪章以副总指挥的身份,亲自送炸弹至三十标,以鼓舞士气。然而军警突至武昌小朝街85号总指挥部,刘复基掷炸弹时受伤被缚;彭楚藩被捕;蒋翊武逃逸;杨洪胜在运送炸弹途中亦遭逮捕。当晚的起义流产。彭楚藩、刘复基、杨宏胜被杀。
王宪章运送炸弹到三十标,看到张贴三烈士被害的告示,知道形势发生急剧变化,便将起义事务交代给陈佑黄、彭纪麟后直奔总指挥部,途中得知总指挥部已经遭破坏,只好隐蔽胭脂山,一直未听到枪声,随即翻越城墙到汉口文学社交通处郑兆兰家,得遇文学社阳夏支部长胡玉珍,告知三烈士就义事后,立即到汉阳进行部署。
天明后,军警按查获名册捕人,形势紧迫,各营党人自动暗中联络,决定于十日起义。十日晚七时,新军工程第八营革命党人熊秉坤和金兆龙等首先发难,率众占领楚望台军械局,宣布起义部队为湖北革命军,进攻总督署,推举吴兆麟为革命军临时总指挥。王宪章、胡玉珍、赵承武等响应,在龙灯堤发枪举义,占领了汉阳兵工厂,汉阳光复。经一夜血战,到东方黎明时占领总督署,武昌全城克复。
武昌起义胜利后,成立湖北军政府,王宪章、蔡济民等15人组成谋略处,商建军政机构,并作出以下决定:(1)湖北革命领导机关定名为中华民国军政府湖北都督府,设于谘议局;(2)称中国为中华民国;(3)以本年为黄帝纪元四千六百零九年;(4)都督暂用黎元洪名义,布告地方及通电全国;(5)革命军旗为十八星旗。
倒复辟烽烟再起 志未酬尸骨已寒
武昌起义成功后,十月十二日上午,文学社在汉阳兵工厂召开会议,原清军队官、日知会员宋锡全被推举为革命军第一协统领,而王宪章反居其下只做了标统。宪章识大体,顾大局与宋合作。
武昌起义后,黎元洪将新编第二镇改为第二师,以王宪章任代理师长。没有几天,深恨文学社的黎元洪解散第二师,王宪章改任不带兵的湖北都督府军务司副司长。
文学社与共进会的矛盾日益显露,蒋翊武、王宪章被排挤。宪章与蒋翊武产生再度革命,推倒黎元洪之意。奈何力量不济,只好作罢。宪章出走上海。
一九一二年秋,宪章得知宋教仁被袁世凯杀害的消息,气愤至极,坚决支持孙中山兴兵讨伐袁世凯的主张,从上海随黄兴入南京,被任命为总参谋长兼第四师师长。袁世凯命张勋攻江苏,南京危急,王宪章率军支援,他以少敌众。南京讨袁总司令黄兴赴上海转日本后,宪章仍在南京坚持抗敌,并代行都督职。与张军鏖战二十余日,弹尽粮绝,直至城陷,才泅水而去。后,出走日本,在东京加入中华革命党。宪章因谋勇与黄兴比肩,时人赞誉为“黄兴第二”。
一九一四年二月,孙中山任命王宪章为江苏江北讨袁总司令。宪章回国活动,欲集合旧部,组织铁血团身任团长,攻取南京。此消息被袁世凯侦知,派暗探四处搜寻,袁氏鹰犬高华廷曾与宪章相识。一天,高施计将宪章骗入“一品香”餐馆,于酒中放麻醉药,宪章失去知觉,高及其同伙秘密将宪章连夜押解南京。袁世凯电令部将席宝山优礼招降,席每次约谈,宪章均书“要犯王宪章”悬于胸前,痛斥袁世凯窃国罪行,席宝山与冯国璋无计可施,电告袁世凯,袁复电枪决。三月二十五日,宪章被冯国璋秘密杀害,时年26岁。
魂永驻高风亮节 奠忠烈凭吊如歌
在辛亥革命武昌首义成功的鼓舞下,安龙的自治学社兴义分社在府城起义,宣告结束清廷在兴义府的统治。王宪章遇害噩耗传来,县民悲痛欲绝。悲愤之余,思公功高垂史,光照桑梓,不为邑人傲焉!
宪章好学,鸿鹄之志贯彻一生。无论向学或从戎,志向高远,为争取民主自由,百折不挠,抛头颅终不悔。宪章立德重于立言,一生虽没有豪言和雄文传世,而以事功彪炳历史,在革命斗争中,能伸能屈,以大局为重,不计个人得失,品端高尚。
一九四○年,与王宪章共过事时任贵州省参议会议长平刚等上书省政府,请为辛亥革命贵州先烈建碑纪念,允准一九四一年在安龙县城北五洞桥侧为王宪章建纪念亭和赞功碑。亭为六角石亭,名“豹皮亭”,语出自《新五代史·王彦章传》“人死留名、豹死留皮”,指人生前建立了功绩,死后可以传名于后世。平刚题联“乃父威名留夹寨,先生大义凛长江!”并撰《故江苏江北讨袁总司令王宪章赞功碑》,文中词有“乡祀流风,神廻里閈”之语。乡人朱徽五忝撰《革命先烈王宪章先生事略》,赞誉“未竟其志少作国殇。”亭及碑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损毁,碑铭录文尚存。
青山绿水间的王宪章将军园全景
二○○二年十二月十一日,安龙县人民政府、贵州省苗学会,于省级风景名胜区安龙招堤绿海湖畔修建苗族爱国将领王宪章将军纪念园。台湾二○○四年《贵州文献》载原武昌首义总领队兼正代表贵州沿河县席正铭老兵遗作《吊王宪章中将》诗:
鄂州同举义旗黄,一著惊人夺女墙。
白杆军接西蜀柄,铁枪声势扼残唐。
著鞭祖逖心悲壮,投笔班超志激昂。
星殒江南遗国恨,谁招毅魄荐馨香。
长江战血碧波流,荡涤乾坤日夜浮。
星宿环球光汉帜,风飙铁甲逐金酋。
成仁自足高千古,革命阿谁展一筹。
诓料同袍甘诱敌,致令国士丧兜鍪。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