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七月, 2019的博文

第三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召开

图片
第三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召开 澎湃新闻记者 杨宝宝 2019-06-23 08:41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6月22日, 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主办,上海市中共党史学会承办的第三届“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学术研讨会在上海召开。 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上海市委党校、国防大学政治学院、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以及上海党史研究系统、高校马克思主义学院等代表100余人参加了会议。 研讨会现场 中国共产党从学习中走来 中国共产党在学习掌握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过程中建党。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原院务委员会委员冯俊在会上做了《中国共产党从学习中走来——中国共产党创建时期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传播和运用》的主旨报告,讨论了建党初期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的学习和传播;党早期领导人李大钊、李汉俊、李达、瞿秋白等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学习传播的理论贡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建党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个问题。 冯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是中国人学习利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最直接的一个成果,党的创建是一个过程。学习传播马克思列宁主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真正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用来解决中国的问题,在成功进行实践创新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创新,产生出指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新理论。 “五四”运动后,上海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中心 主旨报告之后,16位学者围绕“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与上海、新中国诞生70周年暨上海解放70周年等方面内容做了主题发言。 1919年的“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拉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推动了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重心由北京转至上海,传播内容亦发生了变化,由此前的思想启蒙、文学革命转而倾力于社会改造,既因应着渔阳里群英思想演变的“革命化”,也喻示着“五四”新文化运动在演进中为政治实践提供动力与滋养的过程。 上海大学历史系副教授李瑊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与新文化运动》中,认为新文化运动话语体系转换,形成“马克思主义思潮”舆论氛围的,最主要的推进力

中共党史研究︱陈独秀“万恶孝为首”的谣言是如何产生的?1921

图片
中共党史研究︱陈独秀“万恶孝为首”的谣言是如何产生的? 瞿骏(华东师范大学历史学系暨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 2019-06-25 17:28 字号 谣言的产生 “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首”是一句从明清时代开始就脍炙人口的民间俗语,其通俗地将以“五伦”为代表的传统礼教秩序植根于中国人的心田。但在五四运动前后,此俗语却衍生出一个意思完全相反的版本——“万恶孝为首,百善淫为先”。这一改变何时最早发生,已不可确考,但“万恶孝为首”一说能给人以深刻印象,并长久留在人们的历史记忆里,实和1921年在广东的陈独秀有莫大关系。 陈独秀 陈独秀1920年底到达广州,1921年8月离开。已有学者就这段时间里与陈独秀相关的历史作出较好的学术重建。这里围绕本文主题“万恶孝为首”谣言,详前贤所略地展开讨论。陈独秀到广州所受到的谣言攻击,以“万恶孝为首”为主要内容的已属于第二波。第一波源自“男女同校”问题的争论,主要是《广东群报》与《广州晨报》进行论战。当此次论战走向白热化之际,两报文章均充斥着对各自主办人、记者、作者的人身攻击。1921年3月3日,陈独秀在《广东群报》刊出大字启事云: 广州晨报社社长夏重民先生: 先生在今天《晨报》上发表不满意于弟之三事,颇关弟之名誉,有何证据,请于廿四小时以内明白赐复。 三月二日午后二时 陈独秀 这有关陈独秀名誉的“三事”是什么呢?笔者虽经多方搜罗,至今未见《广州晨报》。据《广东群报》文章的侧面反映,《广州晨报》夏重民的文章题为《我为什么要反对陈独秀》,其中说陈独秀有三事:一有“统一人家思想的野心”,二乃为“人”的品格甚差,三有“桀犬吠尧”“臧仓毁孟子”之事。而关于陈独秀“人品”甚差的具体例证则落在他和沈定一(玄庐)在黄姓友人家“胡混”之事,这可视作“万恶孝为首”谣言的前奏。 谣言真正的发端基本可判断在上海。《民国日报》就指出:“最奇怪的是,这种谣言先发生于上海,等上海报纸所载的消息传到广州,然后广州轰动起来。”《民国日报》所说的“上海报纸”就是政学系的《中华新报》。3月8日,《中华新报》发表署名“广州归客”的《广东最近之两大暗流》一文。关于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往研究几乎全据陈独秀文章的转述,故此处稍多摘引全文: “此外更有一事为现时广东人士所抱为莫大隐忧者,则陈独秀之禽兽学说,所谓提倡新文化者

语录侦探|“裱糊匠”生平之快事也

图片
语录侦探|“裱糊匠”生平之快事也 杨健 2019-05-30 12:49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有一段据说是发生于李鸿章与俾斯麦之间的对话,在民科历史学界被传得有鼻子有眼,也时常被公共媒体所引用—— 1896年,李鸿章环球巡访,拜会了不少欧美政要,其中就包括俾斯麦。在与俾斯麦的交谈中,李鸿章称,自己被誉为东方俾斯麦。俾斯麦听罢,不以为然且不无嘲讽地答:幸亏我不是欧洲李鸿章。 一个日渐衰微的老大帝国,走出一位感觉良好的政治人物,以山寨版的某某自居,结果被本尊当场打脸。这段对话,极其符合李鸿章的历史人设,也能满足当代观众的剧情期待。不过,上述对话的真实性,恐怕仍停留在剧情层面。 那么,一个多世纪前的真实剧情是怎样的?去历史现场找答案。 1896年3月,因签订《马关条约》而被解职的李鸿章,受慈禧之托以特使的身份赴俄罗斯参加沙皇尼古拉二世的加冕典礼。在此期间,李鸿章代表清廷与俄方签订了影响深远的《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中俄密约)。当年6月,在结束访俄之后,李鸿章又接连访问了欧美七个国家。德国,是李鸿章此次出访的第二站。他与俾斯麦的会面,准确时间是1896年6月27日下午,地点是俾斯麦归隐居住的福里德里斯鲁庄园,距汉堡20公里。 严格说,“李俾会”并不在事先安排的行程内,而是李鸿章临时加塞的项目。所以,李鸿章拜会俾斯麦的要求让邀请方汉堡商会颇感突然,也让德皇威廉二世甚为不悦——老宰相的去职正是由于同皇上政见不合。然而,在一心求索强国之道的李鸿章的坚持下,两位下野权臣的会面还是得以上演。 关于“李俾会”最早的中文记载,见于《傅相游历各国日记》。此书刊印于李鸿章欧美巡访的次年,即1897年,作者署名桃溪渔隐和惺新庵主。事实上,此书是在李鸿章授意下,由他子侄辈及众幕僚编撰而成。其中,《游德访俾士(斯)麦》一节专门记述了这次会面。书中对李鸿章其他外事活动,仅寥寥数语略过。相形之下,《游德访俾士麦》可谓浓墨重彩。文中记:五月十七日(西历六月廿七号),节相预与俾士麦王约,访诸其家,即乘火车造王邸,夹道观者峰屯蚁聚。车停,俾王闻节相至,盛服俟于门首。相见而揖,皆长身玉立,风采伟然。既近,相与握手立谈,译员旁侍,代传问答语…… 译员代传问答了些什么内容?有相互赞美的客套话,也有嘘寒问暖的体己话,其余,皆为李鸿章求索的强国之道,所谓“仆之来谒,有

李洁《晚清三国》:重回日俄战争现场

图片
李洁《晚清三国》:重回日俄战争现场 澎湃新闻记者 王芊霓 实习生 舒畅 2019-05-01 11:28 来源:澎湃新闻 字号 “鉴湖女侠”秋瑾的发髻与日俄战争有何渊源? 慈禧太后在日俄战争中扮演了怎样的角色? “日俄战争”和中国有何关系? …… 这些问题,李洁在新书《晚清三国》自序中认为“或有解答”。 4月27日下午,《晚清三国》新书发布会在北京朗园·虞社举行。除作者李洁外,出席嘉宾还有纪录片制作人陈晓卿、历史学家雷颐、演员咏梅。 李洁,青岛人。主持人张鸿赞其“文如其人”,充满热情,驱车四处跑,是“历史的旅人”,亦是旁人眼中“历史的导游”。陈晓卿欣赏其兼具温和与锐利的写作风格,雷颐看重其书中不同于寻常史学专著的画面感、现场感。咏梅从李洁的作品开始感受到阅读历史的乐趣。理想国创始人刘瑞琳则认为,《晚清三国》将是“传世之作”。 李洁 本文供图 理想国 李洁:“只能在这条道上走下去,因为越走越上瘾” 李洁发现,鲁迅并非二十几岁就树立了改造国人之远大目标。还有一层原因是其专业成绩不佳,且他喜欢的一位老师将赴德留学,故鲁迅赴东京进德语学校学德语。 《晚清三国》成稿,李洁最想感谢的人是陈晓卿。 2014年,陈晓卿邀请李洁担任纪录片《旅顺记忆(1904-1905)》总撰稿人,从未涉足纪录片制作、对日俄战争了解极其有限的李洁开始大量阅读有关资料。 此前,李洁对日俄战争仅有支离的印象。譬如鲁迅于仙台求学期间所作散文《藤野先生》中的几笔记载,课堂幻灯片放映日人枪决为俄国做间谍的中国人、国人麻木围观的画面,鲁迅深感国人须心灵的救治,遂离开仙台医学专门学校。譬如其写作《1912-1928:文武北洋》时发现张作霖于日俄战争期间,从清朝政府军中级干部逐渐壮大;山东老乡吴佩孚曾受国家指派给日军做间谍,险些被俄军处死。 阅读史料带来新发现:1903年至1904年中国民族主义发展,正是在日俄战争的大背景下;同盟会成立,原来正是在日本取得决定性胜利,将与俄方签订《朴茨茅斯条约》之时。还有“鉴湖女侠”秋瑾那张著名的留日本髻、着和服、持倭刀的照片,原来这种发髻正是当年日本女子间流行的“二零三发髻”:日俄战争中一万八千日军死于旅顺203高地,为纪念战死的官兵,日本女性纷纷留起形似203高地、小山形状的发髻。1905年日俄交战正酣

周树人,一个“快活”的留学生

图片
周树人,一个“快活”的留学生 2019-04-27 09:06 来源:澎湃新闻 湃客 字号 imaginist理想国 +关注   一手夹烟,一手叉腰的周树人 cr wiki 我们熟悉的鲁迅形象与许子东老师描述的颇为相似: “一个孤独的人,一个孤高的灵魂。去世的时候只有七十几斤,没有政治地位,没有经济遗产,却有很多人去研究他,这就说明他的心灵的历史最能够概括现代中国的历史,找不出另外一个人有我们所讲的复杂性。” 对于如此复杂的人格,我们关注的却永远只有那么几件事:他曾去日本留学,因为“幻灯片事件”弃医从文,是一位思想深刻而又文笔犀利的思想家与文学家。在今天经常因为“这句话不是我说的”的表情包活跃在各大社交媒体。 而在日本仙台市博物馆就有一尊鲁迅雕像,那是“晚年的傲岸睥世的鲁迅”,与我们印象中的他别无二致,却与在日本生活的那个快乐的“洋学生周树人”相去甚远。雕像旁有一尊高达4.5米,重约10吨的鲁迅纪念石碑,碑名由郭沫若题写,建于1961年,“是中日两国尚未实现邦交正常化的互相敌视的年代”。 受陈晓卿之邀,李洁为一部再现日俄战争的4集纪录片撰稿,为了发掘出史料上未曾记载的东西,他三次东渡日本,置身历史的现场,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他发现了周树人,日本人口中那位快活的人。 摄影:沙飞 鲁迅弃医从文 (本文摘自李洁新书《晚清三国》) 快活的留学生,周树人 日本人的胜利,让在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就读二年级的大清国留学生周树人也有了另外的打算。周同学是当地不多的外国留学生之一。 周树人,是上一年,即日俄战争在满洲全面开打以后的1904年6月,申请进入来仙台学习的。在此之前,他是东京弘文学院的学生,再之前,他是大清江南官立陆师学堂附属矿务铁路学堂的毕业生。派他以官费东渡日本的,是江南督练公所,即清廷为督练新军而在各省新设的军事当局。也就是说, 他是从当地的军校毕业以后,以准军人的身份被派到日本游学的。 “弘文”是日本人嘉纳治五郎专为大清留学生创办的一所速成语言学校,学期两年。鲁迅那一届快要毕业的时候,日本发动了日俄战争。鲁迅在1923年8月21日发表的小说集《呐喊》自序里,说过他选择学习西医的动机,是为了“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还为了“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他认为,年仅37岁而殁的父

李志茗:赵凤昌如何调停宋教仁案

图片
李志茗:赵凤昌如何调停宋教仁案 李志茗 2019-06-23 15:59 字号 1913年3月20日晚,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遭暗杀,两天后伤重不治,黄兴第一时间通知了赵凤昌:“竹君先生大鉴:钝兄被刺,想已详悉,痛于今晨四时四十七分绝命。知注,特此飞闻。弟兴启。二十二日。”这就是著名的“宋案”,一时掀起轩然大波,各种议论猜测铺天盖地。当时张謇刚好在上海,立即走访黄兴,了解国民党方面的反应。国民党3月3日刚由同盟会改组而成,黄兴任协理。黄兴很悲愤,表达两个意愿:“第一、以国家为前提;第二、要死者明白。”但张謇似乎没有就此突发重大事件与赵凤昌面谈,而是通过函电交流。24日,他致函赵凤昌: 竹公鉴:顷计电达。遁初以调和南北慷慨自任,无端被害,此必有不欲南北调和者。乱人横行如此,世岂可问!拟挽以联云:“何人忍贼来君叔,举世谁为鲁仲连?”不知联寄何所?想公亦必伤悼之也。 来君叔为东汉名将来歙,鲁仲连乃战国时期的辩论家,史称他们都是排忧解难、讲求信义的仁人君子。张謇以来歙鲁仲连来比拟宋教仁,说明对他的评价很高。尤其在当时南北猜忌、成见很深的背景下,革命党人中像宋教仁这样能够不受党见困扰,相对理性,愿意往来游说、调和南北的人比较少见,所以为他的不幸罹难表示可惜。据说袁世凯得到此消息后,也惊愕地说:“确矣,这是怎么好?国民党失去遁初,少了一个大主脑,以后越难说话。”可见,张、袁看法惊人相似。 宋教仁 宋教仁被刺后,袁世凯责成江苏都督程德全、民政长应德闳办理该案。凶手很快抓到,搜出证据牵涉内务部秘书洪述祖。时赵秉钧为内阁总理兼内务部部长,袁世凯不免怀疑是赵秉钧指使,“而赵以洪时往袁府,亦疑袁授意”。连北京政府内部都不淡定,总统和总理互相怀疑,外部就更别提了,各种说法甚嚣尘上,有认为是同盟会自相残杀的,也有怀疑冯国璋是主谋,当然更多的则指向政府,特别国民党中很多人直斥袁世凯为罪魁祸首。 3月25日,程德全到上海,前往黄兴公馆商谈宋教仁被刺案,赵凤昌与刚从日本赶回国的孙中山等也参加。次日,孙中山对来访的日本驻沪总领事有吉明谈起宋案:“昨晨返沪以来,根据所收到之报道,其数虽少,而出自袁世凯主使之证据,历然在目。……袁以大总统之高位,尚用此种卑劣手段,实所不能容忍。”基于国民党对袁世凯的不信任和激烈反应,30日,程德全、应德闳、张謇均至南阳路10号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