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良臣 毛泽东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上了一名列兵

毛主席当过他的兵,民国后拱卫边疆,痛击蒙古分裂势力、保境安民 2016-06-30 由 研古用今 發表于历史 1911年武昌辛亥革命爆发后,临近的湖南省迅速成立军政府,宣告脱离清廷。这时有位青年学子抛下中学学业,顺应历史潮流,和许多学生一样投军,并最终进入了湖南新军第二十五混成协第五十标第一营左队,当上了一名列兵。短暂的半年后,他就离开军营,回归校园。 谁也不会想到这名新军中的普通列兵,日后名声大噪,成为20世纪最伟大的军事家之一,他天马行空地设想出一个个精彩的战略计划,竟然屡屡击败黄埔军校的科班生?打趴了强大无比的美军。经过三十多年的艰苦奋斗,新老军阀割据的局面被他领导的人民解放军一扫而空,没错他就是新中国缔造者一代伟人毛泽东。 毛主席曾经呆过的那支部队的统领官萧良臣相反此后寂寂无闻,辛亥革命后他出任湖南军政府参谋部长,1914年即开始北上任职,先后担任察哈尔都统府参谋长兼军务处长,多伦镇守使,察军剿匪司令,1917年因病南下调任江苏督军公署高等顾问,1919年在江苏病逝,享年45岁。萧良臣一生尽管短暂,没有什么大起大落,但他在拱卫边疆期间的作为仍然值得后人铭记: 一是痛击蒙匪。1916年6月北洋政府挫败了沙俄扶植外蒙古独立的阴谋,同时宣布“将所有附从外蒙古自治官府之各蒙人加恩完全赦罪,并准内外蒙人民照旧在该地方自由往来居住”。但是,外蒙分裂势力的首恶份子巴布扎布并没有解散匪众,而是向俄国、日本侵略者寻求军火援助。沙俄纵容外蒙古派遣巴布扎布率领叛乱武装数千人,以返回家乡的名义窜入内蒙古,大肆骚扰抢掠。当北洋政府命令巴布扎布解散武装停止骚扰时,巴布扎布竟然进行武力抗拒。北洋政府命令多伦、林西一带驻军进行围剿。在政府军的沉重打击下,巴布扎布于同年11月中旬率领叛乱武装逃到外蒙境内的游格吉庙,此消息不久即为萧良臣所知。当时,萧良臣的政府军只有巴布扎布叛乱武装的三分之一,如果向后路调兵,相距千里,来不及,若采取守势,又将被动挨打。萧良臣考虑到与其“坐以待困,莫若先发制人”,于是一面发电请示上级,一面行文飞送巴布扎布,先稳住他。同时,激励将士积极进行袭击巴布扎布叛乱武装的准备。11月20日夜里,他率部冒风踏雪,由山间小道兼程前进。部队白天藏匿于沙窝涧谷,夜里行军,越过叛乱武装哨卡,于22 日黎明出其不意地直捣匪巢游格吉庙。巴布扎布叛乱武装还在睡梦之中突然遭到袭击,惊惶失措。政府军奋勇攻击,势如潮涌,当场打死叛乱分子千余名,巴布扎布叛乱武装向东北逃窜。萧良臣下令分头追击,又生擒700余名,缴获无数。后来,北洋政府在沙俄压力下,下令政府军停止追剿,巴布扎布率领残余的叛乱武装逃回贝加尔湖东岸的哈拉哈庙。 二是剿匪绥远。1916年2月,卢占魁匪帮渡河北上,与河北土匪会合,骚扰包、萨、武、固各县,直接威胁绥远都统署的安宁。由于冯占元剿匪不力,民国政府调多伦镇守使萧良臣任绥远剿匪会办,率领淮军骑兵800多人,由卓资山日夜兼程西进,进抵武川,将卢匪围困后,歼灭卢匪百余人,生擒匪首刘长毛等21人。此役使卢匪严重受挫,被迫逃往后套、阿拉善旗一带,也震慑了盘踞各县的股匪,向四处溃散。不久萧会办东调,流窜于各地的小股土匪又在扰乱商家居民,卢占魁也卷土重来,继续在武川、固阳一带扰害。 萧良臣(1875-1919),字汉杰,河南汝南人,民国陆军中将。陆军大学第一期毕业。早年任京旗常备军步兵管带官,后改称第一镇步兵管带官,旋入军官学堂第一期速成班(即陆军大学第一期),1907年毕业后派赴美国参加万国海陆军赛会,回国后升任该镇第一标统带官,1911年5月4日升任暂编第二十五混成协统领官,并赏给陆军步兵队协统衔,驻长沙。辛亥革命后任湖南军政府参谋部长,1912年10月18日补授陆军少将,1914年03月16日晋授陆军中将,4月25日特授勋五位,7月12日任察哈尔都统府(都统何宗莲)参谋长兼军务处长,1915年2月27日升任多伦镇守使,12月11日晋授勋四位,同月23日袁世凯称帝策封二等子爵,6月26日颁给二等文虎章,1916年5月5日晋授勋三位,11月16日兼任察军剿匪司令,同年12月因患脑疾请假,1917年1月19日由统带官谭庆林暂行代理,4月21日因病免职,后调任江苏督军公署高等顾问。1919年在江苏病逝。 中文名萧良臣国 籍中国民 族汉出生地中国 目录 1 痛击蒙匪 2 剿匪绥远 痛击蒙匪编辑 1915年6月,外蒙古被迫宣布取消“独立”改称自治以后,巴布扎布率领部下退据贝加尔湖东岸的哈拉哈庙。这年冬天,沙俄政府利用中国北洋政府发表的对于叛逃外蒙参与库伦“独立”的内蒙古人,允许他们返回内蒙古原籍,不予治罪的声明,纵容外蒙古派遣巴布扎布率领叛乱武装数千人,以返回家乡的名义窜入内蒙古,大肆骚扰抢掠。当北洋政府命令巴布扎布解散武装停止骚扰时,巴布扎布竟然进行武力抗拒。北洋政府命令多伦、林西一带驻军进行围剿。在政府军的沉重打击下,巴布扎布于同年11月中旬率领叛乱武装逃到外蒙境内的游格吉庙。 [1] 多伦镇守使萧良臣率领部队跟踪追击,于11 月16日进占距离游格吉庙百余公里的堪布庙,侦察得知巴布扎布准备进行反击。当时,萧良臣的政府军只有巴布扎布叛乱武装的三分之一,如果向后路调兵,相距千里,来不及,若采取守势,又将被动挨打。萧良臣考虑到与其“坐以待困,莫若先发制人”,于是一面发电请示上级,一面行文飞送巴布扎布,先稳住他。同时,激励将士积极进行袭击巴布扎布叛乱武装的准备。 11月20日夜里,萧良臣率部冒风踏雪,由山间小道兼程前进。部队白天藏匿于沙窝涧谷,夜里行军,越过叛乱武装哨卡,于22 日黎明出其不意地直捣匪巢游格吉庙。巴布扎布叛乱武装还在睡梦之中突然遭到袭击,惊惶失措。政府军奋勇攻击,势如潮涌,当场打死叛乱分子千余名。上午11 时,巴布扎布叛乱武装向东北逃窜。萧良臣下令分头追击,又生擒700余名,缴获大炮1门、机枪1挺、步马枪千余支,其他物资无数。后来,北洋政府在沙皇俄国的压力下,下令政府军停止追剿,巴布扎布率领残余的叛乱武装逃回哈拉哈庙。 [2] 剿匪绥远编辑 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卢占魁匪帮渡河北上,与河北土匪会合,骚扰包、萨、武、固各县,直接威胁绥远都统署的安宁。由于冯占元剿匪不力,民国政府调多伦镇守使萧良臣任绥远剿匪会办,率领淮军骑兵800多人,由卓资山日夜兼程西进,进抵武川,将卢匪围困后,歼灭卢匪百余人,生擒匪首刘长毛等21人。此役使卢匪严重受挫,被迫逃往后套、阿拉善旗一带,也震慑了盘踞各县的股匪,向四处溃散。 不久萧会办东调,流窜于各地的小股土匪又在扰乱商家居民,卢占魁也卷土重来,继续在武川、固阳一带扰害。 [3] 百度百科内容由网友共同编辑,如您发现自己的词条内容不准确或不完善,欢迎使用本人词条编辑服务(免费)参与修正。立即前往>> 参考资料 1. 民国年间的绥远剿匪 .内蒙古日报.2013-7-10[引用日期2015-05-29] 2. 阜新新闻网网站 3. 正北方网网站 蕭良臣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跳至導覽跳至搜尋 蕭良臣(1875年-1919年)字漢傑,河南汝南人,清朝及中華民國軍事將領。 生平 蕭良臣早年任京旗常備軍步兵管帶[1],京旗常備軍後改稱陸軍第一鎮,他仍任該鎮步兵管帶。[2]不久入軍官學堂第一期速成班(即陸軍大學第一期)。[3]1907年畢業後,奉派到美國參加萬國海陸軍賽會。[2]歸國後升任陸軍第一鎮第一標統帶,1911年5月4日升任陸軍暫編第二十五混成協統領,並賞給陸軍步兵隊協統銜,駐長沙。 辛亥革命爆發後,第二十五混成協改編為民軍,蕭良臣任湖南軍政府參謀部部長,1912年10月18日補授陸軍少將,1914年3月16日授陸軍中將,4月25日授勳五位,7月12日任察哈爾都統府(何宗蓮任都統)參謀長兼軍務處長。1915年2月27日,升任多倫鎮守使,12月11日授勳四位,12月23日在袁世凱稱帝中獲封二等子爵,6月26日獲二等文虎章。1916年5月5日,蕭良臣獲授勳三位,11月16日兼任察軍剿匪司令,同年12月請假,1917年1月19日由統帶譚慶林暫代,4月21日病免。[4]後來,蕭良臣轉任江蘇督軍署高等顧問。 1919年,蕭良臣在江蘇病逝。 參考文獻 丁守和,辛亥革命時期期刊介紹2,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清宮萬國博覽會檔案,廣陵書社,2007年,第 陳寶箴集(中),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第1249頁 郭卿友主編,中華民國時期軍政職官志,蘭州:甘肅人民出版社,1992年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父是太平天国义士,自己是辛亥元老,来说说民国英雄李烈钧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