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至主要内容

胡瑛[编辑]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跳到搜索
胡瑛
Hu Ying.jpg
性别
出生1884年
 大清湖南省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
逝世1933年
 中华民国
国籍 中华民国
别名胡经武
教育程度私塾
职业政治人物
活跃时期20世纪
政党中国国民党 中国国民党
华兴会部分领导人(1905年摄于日本东京)。前排左起:1黄兴,2未知,3胡瑛,4宋教仁,5柳扬谷;后排左起:1章士钊,2未知,3程家柽,4刘揆一
胡瑛(1884年-1933年11月),经武,号萱庵中国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上乡下白石村人,中国清末民初民主革命家、政治家、军人。

生平[编辑]

革命派的活动[编辑]

胡瑛祖籍浙江省绍兴府,出生于湖南省常德府桃源县一个小官吏家庭,与宋教仁同乡。[1]:19小时候在长沙读书,16歳自长沙经正学校毕业。曾肄业湖南明德学堂,为黄兴弟子,因结党暗杀劣绅王先谦未成,持黄兴信函走避武昌吴禄贞寓所,旋矢志投入湖北陆军第八镇工程营充兵士。[1]:19其为人年少英挺,善词说,入伍后识张难先,两人从此遂藉饭后休闲讲演以激励士兵。[1]:19
1904年(光绪三十年)2月,胡瑛参加了黄兴组织的华兴会。自黄兴创立华兴会后,乃使胡瑛及宋教仁在湖北计议从速成立机关准备响应,于是分途连络军界、学界同志,发起组织科学补习所,故意标明研究科学,以愚弄官府耳目,实则此为武昌有革命机关之始。[1]:193月,他赴武昌任华兴会湖北支部总理。6月,科学补习所举行成立大会,公推湖北高等学堂高材生吕大森为所长,胡瑛为总干事,宋教仁为文书,各军营各学堂均置干事,分途运动,其中主要工作之一,即为介绍新兵入伍。[1]:19盖会员刘敬安任职马队书记,如张之洞有招兵计划,刘必先知,即转胡瑛。[1]:19因之湖北新军中,大半系科学补习所介绍之党人。[1]:19革命起义失败后该所被查封。同年冬,胡瑛刺杀铁良失败,流亡日本。最初入陆军士官学校,后转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学部。8月,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胡瑛当选评议员。
1906年12月,胡瑛接受孙文指示归国,在湖北省从事革命活动。1907年1月,因“日知会案”而被清朝政府逮捕入狱。

从反袁世凯到筹安会[编辑]

1909年(宣统元年)夏,胡瑛被判“永远监禁”。在狱中,他和革命派秘密取得联络。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湖北新军之起义革命,固非偶然,而当时办理此事非常忙碌之刘敬安、胡瑛、宋教仁等功劳尤足多焉。[2]胡瑛被革命派救出,任湖北军政府外交部部长。此后任各省都督府代表联合会湖北代表,到南京参加联合会会议,并参与组织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中华民国成立后的1912年(民国元年),胡瑛被孙中山任命为山东都督,在烟台组织山东军政府。1912年2月,胡瑛抵达烟台就任,将烟台作为山东临时省府。3月15日袁世凯下令所有所有清朝的督抚改为都督,原山东巡抚张广建改任山东都督职。胡瑛于3月19日辞职。3月25日袁世凯免胡瑛都督职,烟台山东军政府解散。此后,他曾被袁世凯改任为新疆青海屯垦使[a],他没有就任。此后,胡瑛加入宋教仁组织的国民党,并当选民元国会参议院议员。
1913年,宋教仁被暗杀后,胡瑛参加二次革命讨伐袁世凯。二次革命失败后,和黄兴流亡日本。翌年8月,和黄兴、李根源等人组织欧事研究会。同年冬归国。后袁世凯邀请胡瑛赴北京为其幕僚。
1915年8月,胡瑛、杨度孙毓筠严复刘师培李燮和组织筹安会,支持袁世凯即皇帝位。1916年,袁世凯称帝失败,6月袁死去,胡瑛隐居。胡瑛因辛亥革命时的功绩而没有被追究组织筹安会的罪责。

护法运动以后[编辑]

1917年7月,孙文领导的护法运动开始,胡瑛南下参加,复归孙文阵营。1917年冬,任湘西招抚使。翌年,任靖国军第三军军长。1924年,胡瑛接受孙文之命,到北方担任联络冯玉祥的工作。此后曾参与冯玉祥的北京政变(首都革命)。
国民革命军北伐开始后,胡瑛任山西阎锡山南京代表。此后阎锡山反蒋介石战争开始,胡任第十路总指挥。反蒋军败北后,胡瑛被通缉,逃入汉口租界。九·一八事变后,胡瑛的通缉令被取消,胡瑛复归南京国民政府。此后因患病而住进医院。
1933年(民国22年)11月,胡瑛在南京病逝。享年50岁。

注释[编辑]

  1. ^ 齐霁《胡瑛》记作此。徐友春主编《民国人物大辞典 増订版》记其任“甘青屯垦使”。

参考文献[编辑]

  1. 跳转至:1.0 1.1 1.2 1.3 1.4 1.5 1.6 吴相湘:《宋教仁:中国民主宪政的先驱》,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5年9月15日新版
  2. ^ “湖北讯”,《苏报》,1903年3月30日,第三版

外部链接[编辑]

}}
中华民国 中华民国政府职务
(创设)山东都督
首任

1912年2月-1912年3月
继任:
张广建

评论

此博客中的热门博文

父是太平天国义士,自己是辛亥元老,来说说民国英雄李烈钧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