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他因绝命诗名震天下 日后却成举世切齿的卖国贼
1935年11月1日晨,六朝古都南京的丁家桥一派热闹景象。国民党的中央党部就位于此,而且在这里即将召开的四届六中全会,将是国民党有史以来参加人数最多的一次大会,共有一千余名的代表和党部职员,是为几天后召开的国民党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做准备,但这一天却因为随后发生的一件事情而永载史册,这就是第一次刺汪事件。
1935年的中国,可以说忧患深重,民不聊生。当是时,东北早已沦陷,华北危在旦夕,华南“剿匪”火热,中华民族正处于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国民党蒋介石非常重视这次会议,亲自邀请了原本反对过他的冯玉祥、阎锡山等,共同与会,以“显示国内趋于团结”。 开幕式上,国民党中常委、行政院院长汪精卫致开会词,随后百余名中央委员步出礼堂在台阶前合影。生性多疑的蒋介石临时决定不参加照相。就在摄影结束,委员们转身上台阶之际,一名记者突然冲上前去掏出手枪,近距离对汪精卫开了三枪,汪当场倒地。 该名记者也随后被警卫射杀,送院不治死亡。因为蒋介石与汪精卫恩怨重重,汪精卫的妻子陈璧君因发现照相时蒋并未到场,径直怀疑此事乃蒋所为,就当面斥责他道:“蒋先生,你不叫兆铭干就讲明好了,何必下此毒手?” 蒋介石当时无言以对,十分尴尬,命将汪精卫急送中央医院抢救。所幸的是,汪精卫身中三枪却并非致命,终于脱险。医生们发现,这三枪一弹射进左眼外角下颧骨,一弹贯通左臂,一弹从后背射向第六、七胸脊柱骨。前两颗子弹当即取出,而最后一颗子弹就此留在汪精卫身上,后来经常发炎,最终成为导致汪精卫于9年后死亡的主要原因。
那么究竟是谁想要汪精卫的命呢?是蒋介石,还是另有其人?经过调查,这个刺客名叫孙凤鸣,是南京晨光通讯社的记者。而这晨光社于一年前成立,只不过是个幌子,社长华克之后来成为了著名的共产党地下工作者,而此时也早已逃得无影无踪。其实,孙的目标原本是蒋介石,但见蒋没有现身,就拿汪精卫开刀。国民党当局虽抓捕了很多人,但都问出没有结果,既然凶手孙凤鸣已然毙命,此案最终不了了之。汪精卫一生波澜起伏,跟刺杀有不解之缘。第一次是他刺杀别人。那是在1910年,27岁的汪精卫血气方刚,写下“引刀成一快,不负少年头”的诗句,谋划在北京银锭桥用炸药刺杀摄政王载沣,结果被捕,差点丢了性命。而这一次竟是自己被人刺杀,而且还非常冤枉。但是3年后的另一次遇刺,他绝对是主角,而且主使恰恰便是蒋介石。
1938年12月,全国抗战已经进行了一年半,国府从南京迁到重庆,形势非常困难,那时的蒋介石已经成为坚决抗战的领袖,而汪精卫是仅次于蒋介石的国民党副总裁。两人对于抗战的前途有着不同的认识。面对中日之间过大的实力悬殊,汪精卫相信只有停止战争才能 救国,而且他也并不甘居于蒋介石之下。在手下高宗武、周佛海等人与日本高层联络后,汪精卫相信了日人停战撤军的许诺,秘密离开重庆,经昆明到达越南河内,准备转赴上海。汪精卫离渝抵越之际,报界纷纷传言系旧伤复发延医诊治而已,《申报》重庆二十三日专电云:汪精卫氏二十一日乘飞机离渝,当日抵河内,目前有出洋赴德准备,而无赴港意,再汪氏此行,闻曾征得最高当局之同意。 蒋介石曾派人给汪精卫送去护照,希望他远去欧洲,但随后又让军统戴笠派部下陈恭澍前往河内行刺。1939年3月20日深夜,刺客从后墙爬入寓所,用斧头劈开汪精卫卧室的房门,向室内扫射。但被打死的并非汪精卫,而是与其情同手足的秘书曾仲鸣。汪精卫竟然又一次从鬼门关溜走。原来他们住在高朗街25号与27号——是两个相邻、每层彼此相通的3层洋房。行动失败后,陈恭澍声称做好了交付军法审判的思想准备,但回到重庆照样受到军统的重用。
汪精卫大难不死,惊恐万状,毅然赶赴上海,在日本的帮助下,随后建立了南京伪国民政府,最终沦为日本的傀儡。1943年底,汪精卫因为第一次遇刺时留在体内的那颗子弹,发作起来时常疼痛不已,便由日本军医手术取出,但术后双腿麻痹、大小便失禁,病情恶化。1944年3月,汪精卫飞赴日本名古屋就医,由名古屋帝国大学的专家组成了治疗小组,再次施行手术,并无起色,遂于11月10日下午4点20分在日本逝世,距离本片开头的故事整整过了9年零9天。由于汪精卫一生和刺杀有缘,因此关于他的死,至今还有很多传闻,有的说他是被日本人所毒杀,有的说是被蒋介石毒杀,还有人说是被中医“刘一帖”所毒杀,更有人说几年后开棺之时汪的尸体仍然有中毒痕迹,凡此种种传闻都被汪的后人一一否认。不管怎么说,汪精卫死后,尸体葬在了南京中山陵西南的梅花山上,覆盖着青天白日满地红国旗。1946年1月21日,国民政府陆军总司令何应钦奉蒋介石命将汪坟炸毁,尸骨焚烧。后来原先的坟地之上,建了一座小亭,两边修建了长廊,又种上花花草草,成为了一处风景点,与中山陵遥相呼应。
「版权声明:多维客是一个汇聚各方言论的平台,所述观点不代表本网立场。如有侵权文章或者图片,请立即联系我们。」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