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Ernst Boerschmann,1873-1949),于1906-1909年穿越中国12个省区,对中国建筑进行考察,拍摄了大量照片。照片涉及许多省区,记录一百年前中国各地的建筑、风景。我们要感谢这位德国人给我们留下这么珍贵的影像资料,看看那一百多年前的建筑,雕梁画栋、木雕石雕、这些都是我国建筑的特色,而现在我们却丢失了我们这些值得骄傲的特色。 https://bbs.wenxuecity.com/memory/1370657.html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六月, 2020的博文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徐谦 [ 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关于与“ 徐谦 ”名称相近或相同的条目,请见“ 徐谦 (消歧义) ”。 徐谦 性别 男 出生 同治十年(1871年) 大清 江西 南昌县 逝世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 英属香港 国籍 中华民国 别名 字季龙,教名乔治,晚署黄山樵客 教育程度 光绪二十八年壬寅科举人 光绪二十九年癸卯科进士出身 京师大学堂仕学馆专修法律 职业 法学家、政治家 活跃时期 20世纪 政党 中国国民党 徐谦 (1871年6月15日-1940年9月26日),字 季龙 ,教名 乔治 ,晚年自署 黄山樵客 , 安徽 歙县 徐村人。 中国 现代法学家、政治家。清 光绪 进士,入 翰林 ,受命考察欧美法务,参与清末司法改革。民国间曾任法务总长, 国立武昌中山大学 (今 武汉大学 )校务委员会主任,在南北政坛活跃多年。徐谦为中国现代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贡献颇多,著有《民法总论》和《刑法丛编》等法学专著。 [1]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5%BE%90%E8%AC%99 https://web.archive.org/web/20170411220715/http://iea.cass.cn/content-BA0a20-2006022309213264796.htm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BE%90%E8%B0%A6/11027937 革命司法:徐谦法律思想初探 【英文标题】 Revolutionary Justice:Xu Qian's Legal Thoughts 【作者】 侯欣一 【作者单位】 南开大学 【分类】 司法制度 【期刊年份】 2008年 【期号】 4 【页码】 111 【全文】 【 法宝引证码 】 CLI.A.1117662 “司法党化”是对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建设影响最大的一种观点和理念。最近几年学术界对“司法党化”问题感兴趣者越来越多,但大多数学者却将讨论的问题从时间上限定在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此相适应也将研究的目光主要投放到国民党元老、南京国民政府司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谷兴云:鲁迅与“活着”的丁玲 ————一则被忽略的谈话资料 更新时间:2020-01-05 12:23:39 作者: 谷兴云 在“鲁迅与丁玲”研究中,对鲁迅如何看待“活着”的丁玲(即,鲁迅在1934年5月至9月间,得知丁玲仍“活着”①,此后一段时间里,对丁玲的看法),观点一直存在分歧。本文根据一则久被忽略,从未被引用的资料,贡献一点看法,供专家、学者参考。 一 “信任”说不可信 陈明先生在整理并发表丁玲《魍魉世界——南京囚居回忆》时,附录了唐弢的《感谢你,丁玲同志!》(摘录)。其《前记》说:“有人在鲁迅《悼丁君》的绝句上做文章,曲解了先生的原意,说什么先生‘痛斥丁玲的变节’云云。这次我特地把1986年3月16日唐弢同志的《感谢你,丁玲同志!》一文(摘录)……附在这里,这不是为了丁玲,而是为了维护鲁迅,先生的本意是不应该被歪曲的。”② 显然,陈明先生是要借助唐弢文章,来澄清丁玲“变节”说。问题在于,唐文内容是否可靠,能否起到澄清作用;在得知丁玲“活着”后的一段时间里,“(鲁迅)先生的本意”,究竟如何。 《感谢你,丁玲同志!》,是唐弢在丁玲逝世的当天下午,撰写的纪念文章。在文中,唐弢提出鲁迅对被捕丁玲的“信任”说。文称,“鲁迅先生那时(按,指1933年9月30日)已经知道丁玲同志没有遇害”,为了平息谣言,“毅然将3个月前写的旧诗加题曰《悼丁君》,交给《涛声》周刊发表,以示自己对丁玲同志的信任。”又举鲁迅在一次宴席上的谈话,作为例证:“我记得鲁迅先生是这样谈到丁玲同志。他说,按照她的性格,绝不会安于南京那样的生活,她会反抗的,也许先生已经知道丁玲同志有出奔的意思了吧,我不清楚。”③ 此说不可信,主要理由如下: 1、说1933年9月30日,鲁迅已经知道丁玲没有遇害,这与事实不符。1934年5月1日,鲁迅尚且说“丁玲被捕,生死尚未可知”④(《致娄如瑛》),怎么可能在7个月前,“已经知道丁玲没有遇害”? 2、鲁迅既然“已经知道丁玲没有遇害”,又怎么可能,“毅然将3个月前写的旧诗加题曰《悼丁君》,交给《涛声》周刊发表”?发表哀悼诗,以纪念“活着”的丁玲,这于情于理,都说不通。 3、所谓鲁迅的谈话,“按照她的性格,绝不会安于南京那样的生活,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彭劲秀:陈独秀与鲁迅 更新时间:2019-08-08 00:10:44 作者: 彭劲秀 陈独秀出生于清末光绪五年(1879年),鲁迅出生于光绪七年(1881年)。鲁迅比陈独秀仅小两岁,是同时代人。 陈独秀与鲁迅既有交往和情谊,亦有误会和隔膜。然而,他们都是文化巨人,在彼此的评价上尽管有时失之偏颇,但是从总体上说,他们还是恪守了持平的底线,展示出文化巨人的器量和风度。 交往始于《新青年》 1915年9月15日,由陈独秀主编的《新青年》在上海创刊(原名《青年杂志》,1916年9月1日出版的第二卷第1号改名为《新青年》)。以陈独秀为领军的一批思想解放的先驱者们,以《新青年》为阵地,吹响了思想解放运动的号角。他们在《新青年》上大胆地倡导新文化运动,呼唤科学和民主。《新青年》以全新的姿态出现在暗无天日、万马齐喑的旧中国,一篇篇振聋发聩的文章犹如一把把熊熊燃烧的火炬照亮了阴霾密布的夜空。 《新青年》首先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产生巨大的反响,正如毛泽东所说:“《新青年》是有名的新文化运动的杂志,由陈独秀主编。当我在师范学校做学生的时候,我就开始读这一本杂志。我特别爱好胡适、陈独秀的文章。他们代替了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模范。”(斯诺:《西行漫记》第125页) 当时正值“五四”的前夜,苦闷之中的鲁迅蜗居于北京绍兴会馆以“钞古碑”排遣郁闷,消磨时日。此时正在协助陈独秀编辑《新青年》杂志的老朋友钱玄同(金心异)曾说:“我十分赞同(陈)仲甫所办的《新青年》杂志,愿意给它当一名摇旗呐喊的小卒,我以为周氏兄弟的思想是海内数一数二的,所以竭力怂恿他们给《新青年》写文章。”他到鲁迅住处登门造访,劝他给《新青年》写点文章,鲁迅答应下来。并将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发表在1918年5月的《新青年》第四卷第5号上,“鲁迅”这个笔名从此公之于世,驰誉天下。鲁迅自己在《呐喊》自序中说:“于是我终于答应他也做文章了,这便是最初的一篇《狂人日记》。从此以后,便一发而不可收”。 陈独秀对鲁迅深刻的见解、鲜明的爱憎、幽默的风格和泼辣的文笔非常欣赏。1920年3月11日,陈独秀在给周作人的信中说:“我们很盼望豫才(鲁迅)先生为《新青年》创作小说,请先生告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