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坤书 [ 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此条目 需要 编修 ,以确保文法、 用词、语气 、 格式 、 标点 等使用恰当。   ( 2013年3月28日 ) 请按照 校对指引 ,帮助 编辑 这个条目。( 帮助 、 讨论 )      此条目 没有列出任何 参考或来源 。   ( 2009年7月12日 ) 维基百科所有的内容都应该 可供查证 。请协助添加来自 可靠来源 的引用以 改善这篇条目 。 无法查证 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陈坤书 (?-1864年),清 广西 桂平 人,参与 金田起义 ,封“护王”, 太平天国 后期著名将领。眼有斜疾,绰号“陈斜眼”。   生平 [ 编辑 ]   初期 [ 编辑 ]   1854年被派往西征前线,驻守安徽 巢县 ,任殿前功曹副侍卫。1858年秋,又随 李秀成 在安徽 肥西县 三河镇一带全歼入皖 湘军 李续宾 部6000余众。   1860年1月28日至5月6日,陈坤书随忠王 李秀成 二破 江南大营 。接着东向讨伐,开辟苏南连串战斗,于5月26日占 常州 ,30日夺 无锡 ,6月2日下 苏州 ,13日,取 吴江 、震泽,15日克 嘉兴 ,势如破竹。同年10月,陈坤书被派守 苏州 。   1862年春,陈坤书移驻常州。10月,奉令攻打 金柱关 ,截断 芜湖 清军之援。1863年春,随忠王跨江参加进北攻南战役图救天京,又多次转战天京、 无锡 ,图力保 天京 、苏州。   1861年11月曾悬出巨赏,榜示:“陈坤书为江、浙之巨魁,如城破之时,无论军民伪官有能生擒来献者,赏银五万两,得首级来献者,赏银二万两。”   1863年秋,李秀成于九月十六日、二十日两次下紧急命令派 陈坤书 出兵救 苏州 ,并不听命已藏降志;至 苏州 失守,陈见 李鸿章 杀降,方拼命守 常州 。   常州攻防战 [ 编辑 ]   1863年12月25日,时任清廷 江苏巡抚 的 李鸿章 率 张树声 、 刘铭传 、 周盛波 十万余众淮军兵临常州;以 白银 五万 两 雇 英国人 查理·戈登 “ 常胜军 ”3000多人,联攻常州。   1864年4月25日,常州外城 金坛 失守,兄长志王 陈志书 中炮 阵亡 ;陈坤书率领军奋战抗敌,歼敌3000余众,终于将 淮军 再次击退。5月11日, 淮军...
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三月, 2020的博文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淮军 [ 编辑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李鸿章故居内的淮军与近代国防展览     淮军 ,是 清代 李鸿章 创建的私人武装。与 湘军 齐名。李鸿章“率旧部将 刘铭传 、 周盛波 、 张树珊 、 吴长庆 、曾军将 程学启 、湘军将 郭松林 、霆军将 杨鼎勋 以行,又奏调举人 潘鼎新 、编修 刘秉璋 、檄弟 李鹤章 总全军营务,抵上海,特起一军,是为淮军。” [1] 第一次参战是从 上海 配合 英法联军 向 太平天国 进攻。历经 太平天国 、 捻军 、 甲午战争 、 义和团运动 。名将有 刘长佑 与 刘坤一 兄弟、 张树声 与 张树珊 兄弟、 周盛波 与 周盛传 兄弟、 聂士成 、 梅东义 、 卫汝贵 、 叶志超 、 丁汝昌 、 苏得胜 等。     目录    1 历史  2 参见  3 注释  4 参考书目  5 外部链接     历史 [ 编辑 ]       由 刘铭传 办练的淮军“铭字营”的制服,摄影于 香港海防博物馆 。     咸丰 三年(1853年) 李鸿章 受命回 安徽 合肥 办 团练 ,因合肥位于江淮之间因此称“淮勇五营”或“淮军”,多次与 太平军 作战。1858年冬,李鸿章入 曾国藩 的 湘军 幕府襄办营务,亦拥有兵权。1860年,他统带淮扬水师,活跃于 江淮 一带。   咸丰十一年(1861年)湘军战胜太平军,占领 安庆 ,是年底,太平军击败东线清军,逼近上海。上海绅商向曾国藩求援。曾命李鸿章回 合肥 一带募集更多兵勇。   同治元年(1862年)4月,上海中外会防局雇英国轮船七艘,运李部来沪,英国远东舰队司令 何伯 派军舰护航。载湘、淮混合军六千五百人,顺长江穿越太平天国辖区,抵达上海。李邀请英人训练淮军,并购置洋枪洋炮 [2] 。   同治元年(1862年)五月,淮军的树字营、春字营于虹桥首次大捷,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以数千人战胜 李秀成 十万余大军,接续攻占北新泾和四江口,太平军不支,退回泗泾镇。淮军名声大震。同年,李鸿章担任 江苏 巡抚 ,更于该省大力扩军,除此,他更采用西方新式枪炮来装备该军队。这些作为,使淮军在2年内由6000多人增至六、七万人,成为清军中装备精良、战斗力较强的一支地方武装。   淮军营制,出自湘军,“营制饷糈皆同 ”,每营五百人,士兵由营房招募,每营士兵只服从...
- 获取链接
 - X
 - 电子邮件
 - 其他应用
 
 英国汉学家       跳到导航 跳到搜索       分类“分类:英国汉学家”中的页面   以下39个页面属于本分类,共39个页面。      B   埃德蒙·巴恪思爵士,第二代從男爵  鮑康寧  彭德      C   湛約翰  金文泰      D   戴維斯 (港督)  杜德橋  林杰 (1970年)      E   艾约瑟      F   傅熊      G   翟理斯  翟兰思  翟林奈      H   霍克思  禧在明      J   莊士敦  詹纳尔      L   理雅各  鲁惟一  藍詩玲      M   马若德  托马斯·曼宁 (汉学家)  閔福德      N   李约瑟      R   傑西卡·羅森      S   苏慧廉  史景迁  喬治·湯馬士·士丹頓  马尔克·奥莱尔·斯坦因  威廉·乔治·斯特林  柯律格      T   杜希德      W   偉烈亞力  吴芳思  威妥玛  亞瑟·偉利  務謹順  魏根深      德   德龍           分类 :  各国汉学家  英国学者  英国东方学家